一方面,2023年全球經濟將減速,部分歐美國家甚至有陷入經濟衰退的風險,在這樣的趨勢下,全球鋼材消費總量也會受到影響。另一方面,我國經濟處于復蘇回暖狀態,2023年全國基建投資將保持較高增長速度,房地產投資大幅下滑的局面有望緩解,加之疫情對于經濟活力的抑制作用減弱,預計全年GDP增速有望超過5%,進而給國內鋼材需求帶來提振。上述兩個方面因素作用,預計新一年鋼材需求呈現“內強外弱”格局。
2023年,國內建筑鋼材行情仍將受到各種復雜因素的影響,具體來有以下幾個方面:
1.國內經濟迎來復蘇 有利于國內鋼鐵行業
2023年,中國經濟有望在全球經濟減速的大環境下逆勢走強。其中,拉動內需被認為是2023年穩增長的核心工作,預計2023年GDP增速將在5-6%之間,較2022年明顯反彈。
2023年推動經濟增速加快的主要因素有三個:
一是伴隨疫情影響消退,國內消費將出現較大幅度反彈,特別是服務消費,這將成為2023年拉動經濟增長的主動力;
二是在針對房地產行業的各項政策調整到位驅動下,房地產市場有望走出低迷,房地產投資和涉房消費對經濟拖累效應有望減弱;
三是2023年宏觀政策還會保持一定穩增長力度,尤其是對于基建投資還有加碼,這也是支撐2023年經濟復蘇的一個重要因素。(見下圖)
2012-2023我國各行業鋼材需求統計及預測
2. 2023年鋼鐵需求將穩中有降
隨著疫情防控措施的優化,加之各類政策的積極落地,為2023年鋼鐵需求的總體穩定形成支撐。具體來看,根據鋼材消費量和鋼材、鋼坯凈出口分析,預測2022年和2023年我國粗鋼產量分別為10.1億噸和10億噸,同比分別下降2.4%和1.0%。根據粗鋼產量測算,同時考慮廢鋼使用量增加等因素,預計2022年我國生鐵產量為8.62億噸左右,同比下降0.8%;2023年我國生鐵產量為8.42億噸,同比下降2.3%。(見下圖)
我國粗鋼產量趨勢圖
(1)房地產底部已現,政策助力需求回暖
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,要確保房地產市場平穩發展,扎實做好“保交樓、保民生、保穩定”各項工作;要滿足行業合理融資需求,推動行業重組并購,有效防范化解優質頭部房企風險,改善資產負債狀況;要因城施策,支持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,解決好新市民、青年人等住房問題,探索長租房市場建設;要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、不是用來炒的定位,推動房地產業向新發展模式平穩過渡。
2022年以來,國家及各地政府不斷解綁房地產調控政策,臨近年底,中央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,包括金融16條、支持房企融資“三支箭”,通過信貸、債券以及股權融資等的支持緩釋供給端房企的風險。另據中指研究院統計,截至2022年12月26日,全國已有超330個省市(縣)發布樓市寬松政策超千條,其中有48個城市優化限購,173個城市優化限貸,33個城市優化限售,235個城市調整公積金政策,187個城市發布購房補貼。
受到各項政策帶動,多家房企發債融資取得新進展、商業銀行與房企密集簽約并意向性授信額度、保交樓專項借款基本投放至項目,隨著政策舉措更加豐富、力度不斷加大,房企融資環境已經出現改善。在國家相關政策支撐下,房地產行業有望逐步從銷售端企穩,再向投資方面傳導,預計2023年內全國房地產投資降速有望逐步放緩,樂觀預期有望轉正,地產企穩對建筑鋼材需求拖累將有所緩解。
2022全國房地產開發景氣指數
2022年1-11月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及銷售額增速
(2)基建穩增長 支撐行業需求
2023年,國家將進一步落實穩經濟一攬子政策及接續政策,穩定經濟運行、擴大內需、促進消費,同時“十四五”各類規劃中明確的重大戰略、重大項目和重大工程相繼開工。地方政府債券資金繼續成為基礎設施投資的重要資金來源。2023年我國將繼續實施積極財政政策,預計新增專項債券發行規模3.5萬億元左右;預計債券資金將盡快用于重大項目建設,發揮投資對經濟的持續帶動作用。
2023年在外需變弱和地產拖累的情況下,基礎設施建設仍是政府拉動內需的重要抓手。特別是在2023年上半年地產的拖累還沒有根本改善的情況下,基建發力還將成為主要的穩增長力量。不過,在今年高基數的背景下,明年基建投資增長增速或有所收斂,預計在5%-8%的區間。
2023年新增專項債額度將提前下發,在房地產行業尚未復蘇之前,預計基建投資還將維持較快增速,對鋼鐵需求形成較強支撐。
基建投資增長趨勢
2019年-2022基建投資同比增速
2022年新專項債發行趨勢
(3)制造業投資尚有韌性,關注企業補庫需求
2022年以來,各方面積極支持重點領域設備更新改造,推動擴大制造業中長期貸款投放,強化投資要素保障,促進制造業投資較快增長。2022年1-11月份,制造業投資同比增長9.3%,快于全部固定資產投資4.0個百分點。其中,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投資增長41.4%,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業投資增長19.7%,紡織服裝、服飾業投資增長28.1%。1-11月份,制造業技改投資同比增長9.1%,占全部制造業投資的比重為40.9%。
2022年制造業投資增速繼續保持較快增長,在投資三大支柱中增長最快,但四季度增速略有放緩,預計2022年全年制造業投資增速約為9.0%。展望2023年,預計制造業投資增速將面臨回落。
2023年工業企業各月累計營業收入與利潤總額同比增速
3.鋼鐵產量有望繼續下降
鋼鐵行業作為能源消耗高密集型行業,是制造業31個門類中碳排放量的大戶,2019年碳排放量達到18.53億噸,占全國碳排放量的18.92%。因此,為實現我國碳排放“2030年前達峰,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”這一目標,鋼鐵行業是主要發力點之一。
2022年,因需求偏弱,鋼企主動減產,預計粗鋼產量同比下滑1000萬噸左右,生鐵產量預計同比基本持平。在“雙碳”大背景下,鋼鐵產量回升受到抑制,在“穩增長”基調下,企業有增產的動力,預計2023年我國粗鋼產量有望延續小幅下降,但二者的博弈將圍繞價格中樞展開。(見下圖)
2019-2022年我國粗鋼產量同比
4.原料重心下移 鋼企利潤修復
2022年上半年,受俄烏沖突、疫情等因素影響,大宗商品價格持續上漲,鐵礦、焦炭、廢鋼價格較年初價格最高漲幅分別達28%、46%、12%;下半年,在成本高企疊加鋼價下跌的局面下,鋼企虧損減產增多,導致鐵礦、焦炭、廢鋼等原料需求量及價格大幅回落;8月份以后,鐵礦、焦炭、廢鋼等原料價格呈現觸底回升,隨后波動運行。進入2023年后,在國際市場需求減弱的預期下,預計原料價格重心將小幅下移,但全年不會形成單邊走勢。2022年,成材價格跌幅大于原料價格跌幅,2023年,成材價格漲幅或大于原料價格漲幅,預計鋼廠盈利能力將有所恢復。
(1)鐵礦石:價格將維持在合理區間
2023年全球鐵礦石供應相對寬松。在供給端,2022年鐵礦供應減量主要源自于印度、烏克蘭等國家,綜合考慮印度下調鐵礦石出口關稅及國際形勢等因素,預計2023年海外四大礦山將小幅增產,國產礦少量釋放增量。在需求端,國內市場增量對沖估計市場減量,預計對鐵礦石的需求基本持平??傮w來看,2023年鐵礦供需格局相對寬松,但鐵礦石價格話語權不在國內,預計62%進口鐵礦石全年均價在100美元/噸會有支撐。(見下圖)
2018-2022年鐵礦石港口庫存及同比情況(單位:萬噸)
2019-2022國產和進口鐵礦石價格趨勢圖
(2)焦炭:供需緊張格局緩解,價格中樞將回落
根據統計,當前在產焦炭(冶金焦炭)產能約5.6億噸,預計2023年將淘汰焦化產能3000萬噸,新增焦化產能5000萬噸,2023年底焦炭(冶金焦炭)產能將增至5.8億噸左右。綜合供需來看,預計2023年焦炭供需緊張的局面或有所緩解,在澳洲和蒙古焦煤進口量提升的前提下,預計焦炭價格中樞小幅回落。(見下圖)
2014-2022年焦炭價格走勢圖
(3)廢鋼:供給穩步增加,價格小幅回落
2022年,因成材價格較低,疫情影響廢鋼資源供應,電爐鋼全年處于非達產狀態;高爐方面,鐵水喪失了性價比,鋼廠在轉爐中減少了廢鋼使用比例,廢鋼需求也有回落??傮w來看,廢鋼市場供需呈現雙弱態勢。不過,由于再生資源財稅40號文新政以及疫情管控影響,廢鋼回收和物流運輸持續受到打壓,廢鋼庫存偏低,價格較為堅挺。進入年末,隨著疫情影響緩解,制造業、物流等行業復工復產加速,預計廢鋼供給端有所改善。
根據中國廢鋼協會數據,我國廢鋼供給年均增長在2000萬噸左右,隨著我國鋼鐵積蓄量的上升,廢鋼的產量將穩步上升。廢鋼和鐵礦石均為煉鋼原材料,由于鐵礦石是我國煉鋼的主要原料,所以鐵礦石是原料價格的主導因素,廢鋼處于從屬地位??紤]到2023年鐵礦石將延續供應寬松格局,價格將維持在合理區間,我們預期2023年廢鋼價格會跟隨鐵礦石波動。(見下圖)
2017-2022廢鋼價格(含稅)
綜合來看,2023年鐵礦石供需基本平衡,價格波動區間收縮;焦炭和焦煤供需緊張格局有所緩解,價格中樞或有回落;廢鋼供給穩步增加,價格震蕩運行。預計2023年鋼鐵原料價格的重心下移,生產成本端的支撐將有所減弱。
5.海外供需趨于平衡我國鋼材出口將下降
2022年前11月鋼材累計出口6194萬噸,同比增長0.4%。日前,世界銀行大幅下調了今年全球經濟的增長預期。該行預計,2023年全球經濟增長將放緩至1.7%,低于2022年6月份預計的3%。根據世界銀行的數據,這將是繼2009年和2020年的經濟衰退后,近30年來全球增長速度第三低的一年。另一份報告顯示,全球通脹雖然開始降溫,但仍處于歷史高位。另外,高通脹、利率上升、投資下降和俄烏沖突等因素的疊加對經濟增長構成威脅。隨著世界主要經濟體經濟衰退風險增大,將加大中國出口面臨的外需收縮壓力,中國鋼材出口或呈現一定的減量。
據世界鋼鐵協會數據顯示,全球鋼鐵需求繼2021年增長2.8%之后,2022年將下降2.3%至17.967億噸;2023年,全球鋼鐵需求將恢復性增長1.0%至18.147億噸。2023年隨著全球鋼鐵生產恢復,鋼材需求擴張放緩,海外的鋼鐵供需形勢將逐漸平衡,特別是人民幣對美元升值后,中國鋼材出口價格優勢削弱,將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中國鋼材出口。
當前,全球制造業已顯現明顯的下行壓力,摩根大通全球制造業PMI持續3個月在收縮區間運行;海外制造業下行壓力已波及我國鋼材出口訂單,我國鋼鐵業新出口訂單指數連續兩月回落,目前均已回落至收縮區間。在人民幣已經升值的趨勢下,預計2023年我國鋼材出口面臨下滑壓力,預計出口量在5500-6000萬噸左右,同比下降8-10%左右。
2023年鋼材價格走勢預測
目前我國已進入經濟轉型期,而房地產去杠桿是這一時期的典型表現,鋼材消費增速趨緩不可避免,但由于我國城鎮化建設尚未完成,因此也不宜對房地產乃至全部用鋼需求過于悲觀,我們預計國內鋼材消費不會斷崖式下滑。進入2023年后,隨著房地產托舉政策相繼落地,地產需求基本觸底,而專項債和“十四五”項目持續發力,地方政府換屆之后也有提振經濟的動機,預計基建需求維持強勢回升;同時,在全年粗鋼產量壓減目標下鋼鐵供給受限,鐵礦石等原料價格受到抑制,預計2023年鋼價較2022年年底回升,進而帶動鋼企盈利水平修復。
當前,我國主要大中城市已經完成疫情達峰,因此疫情對于經濟的負面沖擊將集中在春節之前,預計春節過后生產和消費都會出現恢復性反彈。
綜合來看,2023年國內外經濟形勢仍然復雜,但國內鋼鐵市場供需情況好于去年,預計2023年鋼材平均價格較2022年小幅波動,價格中樞較2022年年末上移。
具體判斷如下:
沒有一個冬天不可跨越,沒有一個春暖不會花開。我們相信,經歷2022年的風雨洗禮之后,中國經濟將走出低迷和徘徊,重新煥發生機。在這樣的大背景下,2023年我國鋼鐵行業供需結構繼續改善,預計粗鋼產量環比小幅下降1%;
鋼材表觀消費量環比下降1%左右,總體處于動態平衡狀態??紤]到信心修復需要時間,房地產行業回暖不會一蹴而就,所以仍要關注成本端的支撐力度。
綜合各方因素:
鋼價在二季度之前會處于震蕩偏強走勢;進入下半年,產量、出口,以及房地產行業的動態將成為影響鋼價的重要因素,預計鋼價將圍繞全年均價進行波動,呈現波段運行趨勢,鋼材價格或在4000-5000元區間波動;年度價格高峰節點將在第二季度出現,并在第四季度再現。
全年走勢表現為:元旦過后,低庫存疊加強預期,廠商拉高休市;春節之后,需求檢驗價格,震蕩沖高;二季度末,鋼廠利潤修復,供應壓力增大,價格呈現調整;三季度,供需相對平衡,價格窄幅波動;四季度,經濟運行向好,鋼價再度沖高